从骨折恢复时间上来讲,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不同部位骨折及每个个体恢复时间也会有所不同。恢复过程中,需要注意避免影响骨折恢复的不良因素,来减少和预防骨不连的发生。
骨不连发生的全身性因素主要有:身体营养、健康状态,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、生活不良习惯等。
全身营养不良:如伴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,使患者体质衰弱,骨折愈合进程减慢,营养供应不足而发生骨不连。
药物:如非类固醇抗炎药、类固醇、抗凝药等其他药物,也会影响骨折愈合。
不良生活习惯:如过多吸烟、饮酒,饮食作息不规律等,可阻碍骨折端生长、愈合,血管新生及骨痂骨化不良导致骨不连发病。
其他:如患者年龄偏大、肥胖等,骨折生长愈合能力减弱,下肢骨折部位负重加大等不良因素。
骨不连发生的局部主要因素有:固定不稳定、骨折端感染、骨缺损等。
骨折端感染:清创或恢复期间护理不当导致骨折端感染,骨质发生坏死,血液供应减少,坏死组织阻碍骨折正常生长愈合过程,肉芽组织长入使骨质溶解,增加骨折端间隙,因骨接触不良和骨缺损导致骨不连。
固定不稳定:固定装置不稳定或强度不足,骨折端因肌肉牵拉或局部活动,骨折端因摩擦导致矿物质丢失、骨痂生成受到破坏等。
在骨折恢复过程中,要坚持规范有效治疗,定期复查,观察骨折愈合进展,及时发现不良刺激加以纠正,减少骨不连的发病。